全菜单

文章类别

Movie & Entertainment Magazine from KOREA
首页>采访

「訪談」〈廣場〉崔成恩導演「事實上,蘇志燮演員並不是第一順位……」

추아영기자
Netflix系列〈廣場〉崔成恩導演(照片提供 = Netflix)
Netflix系列〈廣場〉崔成恩導演(照片提供 = Netflix)


廣場有著絕對必須遵守的規則。當這個規則被打破的瞬間,廣場就會充滿血與欲望。11年前,因為斷絕了自己的阿基里斯之踵而離開廣場的南基準,因為弟弟的死而規則被打破,重新回到廣場。他的回歸使廣場再次劇烈動盪。這部作品擴展了原作網路漫畫的壓倒性沉浸感和冷酷的世界觀,真實地展現了各自懷抱欲望和罪惡感的人物之間的推拉,形成了濃厚的硬派黑色電影情感。於是,〈廣場〉在「任何觸碰對方的人必須付出代價」的規則下,重新講述了各自以不同方式追求欲望和求生的人的故事。我們與Netflix系列〈廣場〉的崔成恩導演進行了對話,聽取了關於作品的故事。


 

〈廣場〉
〈廣場〉


我很好奇製作系列〈廣場〉的過程。因為有網路漫畫的原作嘛。請告訴我導演您是如何接手這個已經有一定輪廓的項目的。

​對的。最初是由製作公司提出的,這部作品是基於Naver網路漫畫《Studio N》的原作。原作的故事本身就存在,當初提出的時候就已經確定是以系列的形式來規劃。我們在基於原作的基礎上,與作家和製作公司進行了討論,逐步擴展故事。

〈廣場〉是蘇志燮演員時隔13年回歸黑色動作類型的作品。我也很好奇蘇志燮演員的選角過程。

​事實上,蘇志燮演員並不是第一順位……而是零順位。(笑)因為我非常想和他合作。首先,很多原作的粉絲也選他為第一順位。幸運的是,前輩愉快地答應了,所以進行得相當順利。

您是在哪些方面認為蘇志燮演員適合南基準這個角色的呢?

​我其實並不是考慮到畫風的同步率,而是他所擁有的氛圍,他的乾燥感與想對弟弟說卻又不敢說的哥哥形象相符。我覺得作為人類的蘇志燮也會像南基準一樣非常乾燥,與其說是十句話,不如輕輕拍一下肩膀來支持他,這樣的形象。實際上經歷過後,我發現人類蘇志燮的某些面向與南基準非常相似,讓我感到非常滿意。
 

〈廣場〉的基準(左,蘇志燮)和基石(李俊赫)
〈廣場〉的基準(左,蘇志燮)和基石(李俊赫)


作為觀眾,可能會難以理解南基準的行為。如果只是為了家庭的復仇,那麼情況就太極端了。但是因為人物的背景或解釋不足,讓觀眾在跟隨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困難。

​僅僅因為是家人就進行復仇的設定,觀眾可能無法接受。我認為不是這樣,而是因為彼此之間的罪惡感和贖罪意識,才會進行這種復仇行為。

南基石的戲份不多,但卻是非常重要的角色。選擇李俊赫演員擔任基石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並不是根據他在之前作品中的表現來提議給李俊赫演員的。我只是希望基石不會像黑幫一樣。當然他是組織的第二把交椅,但我們通常想像的組織第二把交椅的外貌是相似的。我希望他有一種聰明的形象,而在獨自一人的場景中,能夠展現出生活的疲憊和壓力。

​另外,我看了一些可以窺見人類李俊赫的樣子,讓我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好奇。正因為這些原因,我們見面聊過,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與蘇志燮演員的原因相似,李俊赫演員也有著非常認真而又乾燥的魅力,所以我覺得他們兩個坐在一起時,即使不多說話,也會散發出相似的感覺。

 

〈廣場〉的具俊模(孔明)
〈廣場〉的具俊模(孔明)

 

關於孔明演員的反派演技,觀眾之間有著不同的看法,導演您是怎麼看待的呢?

​我認為不喜歡的原因是因為他與我們常見的反派形象不同。通常如果是財閥二世或混混的兒子,可能會一隻眼睛瞇起來,或者說話像壞人一樣吧?孔明演員所演的具俊模,似乎並沒有這樣的情況,他不會認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壞的。他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只是「我想做這個」這樣做,而不是出於壞意。孔明演員在之前作品中展現的那種臉,反而更有助於表達這種純粹的惡。

具俊模和基石相遇的場景非常緊張。因為具俊模這個角色是個難以預測行為的人。那個場景是怎麼拍攝的呢?因為那個場景導致了基石的死亡和基準的復仇。

基石在打了俊模的那一瞬間,應該直覺到自己夢想中的露營或離開這個組織的生活將無法實現。但是無論如何,因為他和廣場的世界,哥哥甚至斷了阿基里斯之踵而離開,看到被侮辱和嘲弄的情況卻無法踩下剎車。

拍攝那個場景時,第一巴掌是俊赫演員實際上打的。我認為這樣比多次笨拙地重來要好。雖然在這個時代,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我認為為了讓角色的情感爆發,至少要誠實地打一次。唯一實際上被打了兩次的演員是孔明演員。他甚至真的被父親打了一巴掌。

NG的次數多嗎?

​不,打得很好。(笑)

 


 

Netflix系列〈廣場〉崔成恩導演(照片提供 = Netflix)
Netflix系列〈廣場〉崔成恩導演(照片提供 = Netflix)


南基準是一個有著一側阿基里斯之踵斷裂的角色。因此,最小化移動的動作特別突出。我很好奇基準的這種殘缺對動作設計有什麼影響。

​這是一個巨大的殘缺。單腿行走在動作設計上就是一種先天的殘缺。首先,前進的速度會很慢,無法使用很多踢腿的動作。因此,我們的目標是「雖然前進的速度慢,但不後退,持續一點一點地前進」。與一般的動作相比,可能會顯得呼吸稍微慢一些。對於習慣於現今快速節奏的觀眾來說,可能會不太習慣。因此,我們也改變了很多角度,現今的動作通常會加快速度,但我們最小化了這種速度變化。通過特寫每一個動作或眼神,讓觀眾準確地感知情況,並在每一個剪接中感受到力量,這是我們的動作設計目標。

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動作場景是什麼?

​第四集基準去處理具俊模的那一幕是最困難的。因為空間很狹小。基準為中心,攝影機和多個人員都必須進入那個空間。我們在現場稱那個空間為「蟻穴」。有點像蟻穴一樣,時而寬廣時而狹窄。我希望蟻穴的動作能夠比其他動作場景更具體驗感。希望觀眾能夠感受到像基準一樣身處人群中的感覺。我認為僅僅用第一人稱拍攝並不會有那種感覺,而是希望讓觀眾體驗到四周被擋住的壓迫感。

 

〈廣場〉
〈廣場〉


〈廣場〉是一部以沉重的動作場景為特色的作品,但最終像崔炳浩(林亨國)或沈成元(李範秀)、金春石(安世浩)這樣的人物之間的義氣故事也可以看到。您想通過這些人物的故事表達什麼呢?

​他們之間雖然有著義氣,但我希望這能成為基準的動力。因此,並不是因為弟弟的死而繼續前進,而是當春石和炳浩死去時,基準對俊模的殺意會激增。我想他們的死亡會成為基準情感再次爆發的引爆點,因此設置了這樣的裝置。
 

〈廣場〉的金金手(秋英宇)
〈廣場〉的金金手(秋英宇)


在拍攝〈廣場〉之後,秋英宇演員成為了當紅演員。但在拍攝〈廣場〉時,他還是一位經驗不多的演員,導演在拍攝期間有給予他什麼建議嗎?

​我也沒有資格給予建議,因為我也沒有經驗。秋英宇演員簡直就是一個完成型的演員。他是一位非常靈活的演員。金金手是一個有著巨大野心和欲望的人物。在情感上,我認為李周運(許俊浩)和金金手父子是劇中情感漩渦中最重要的兩個角色。在這方面,他們並不總是看起來是壞人,而是非常好的人。我對演員說的最多的不是「請這樣演」,而是「這時候他是什麼心情呢?」這樣的問題。

 

具體來說,秋英宇演員的哪個部分讓您認為他是完成型的呢?

​秋英宇演員的第一次拍攝是基石的葬禮場景。那時我一拍下來就覺得「這位演員一定能夠如我所想的那樣完成」。在葬禮上遇到成哲(趙漢哲)時的台詞原本是「南專務的靈堂在哪裡?」但我認為這句話的問法會顯示出這個角色是純真的還是有著巨大的野心。當時我看到秋英宇演員的那句台詞,卻覺得無法看透這個角色的內心。後來我們在討論台詞時也改了,變成了「在哪裡?南專務的靈堂」。

​但這些細微的變化幫助揭示了在組織中不斷被排斥的金金手想要進入的內心。而且即使與年齡相差甚大的前輩演員合作,他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詮釋,這在這方面幫助很大。

 

〈廣場〉的周運(左)和奉山​
〈廣場〉的周運(左)和奉山​

 

〈廣場〉中有很多演員。是否有哪位演員在實際見面時,與原本印象中的形象差異很大呢?

​每個人都有些不同,但李俊赫演員的差異特別大。他非常樸實和細膩。雖然是個男兒漢,臉型也很粗獷,但卻非常細膩。而許俊浩演員看起來很可怕,但他說話卻非常可愛。他真的很可愛。安吉剛前輩也很可愛。因此,我覺得他們與我平時對他們的先入為主的印象或形象有很大的不同。

〈廣場〉
〈廣場〉


在〈廣場〉的觀眾中,有很多人表示「像是韓國的〈約翰·威克〉」、「讓人想起〈犯罪都市〉的馬石道」。對於這種表達,您怎麼看?

​首先被比較是榮幸,但我們並沒有帶著這樣的意圖去創作。〈約翰·威克〉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中後期去抓具俊模的情節與〈約翰·威克〉的結構相似,但我認為其他方面並不相似。

 

提到〈約翰·威克〉,這系列的粉絲現在會計算擊殺數。您知道南基準的擊殺數嗎?

​我得好好研究一下。死得太多了。(笑)啊,但我們的情況有點困難,因為不是頭部擊殺,所以與擊殺數有些不同。我覺得應該計算制伏數。如果要計算擊殺數,現在我可以快速算出來。西馬內(李在潤)有,車英道(車勝元)有,金金手有,外國殺手兩名,然後在蟻穴中用斧頭砍下健美選手的脖子,還有具俊模。不到10個。擊殺數是7個。其餘的都是殘廢或倒下了。